天津与武侠小说的不解之缘
熟悉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都知道现代武侠小说史上有著名的“北派五大家”。由于南派武侠小说作家少,影响也很小,因此“北派五大家”的小说几乎也就囊括了现代武侠小说的主要内容。五六十年代以后,风行华人世界的港台武侠小说家金庸、古龙、梁羽生等都是继承自北派。
“北派五大家”是所谓“奇幻仙侠派”还珠楼主,“悲剧侠情派”王度庐,“社会反讽派”宫白羽,“帮会技击派”郑证因,“奇情推理派”朱贞木五人。有意思的是,“北派五大家”中除了王度庐之外的其余四家都和天津有着不解之缘。
“奇幻仙侠派”还珠楼主本名李寿民(1902~1961年),四川省长寿县(今重庆市长寿区)人,笔名还珠楼主,曾被誉为“现代武侠小说之王”,代表作品《蜀山剑侠传》,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。
李寿民19岁时随母亲移居天津,在《大公报》供职,兼作家庭教师。23岁进入军界作幕僚。婚后为天津电话局局长秘书,兼写京剧剧本。他的小说处女作《轮蹄》署名“还珠楼主”,自述奔波经历和少年恋情,取唐代诗人张籍《节妇吟》“还君明珠双泪垂”诗意。当时北方武侠小说十分流行,李寿民本人也很想把所历的山水人物写成笔记。
约在1930年前后,天津的《天风报》缺少一个武侠长篇,他在家人鼓动之下,就以《蜀山剑侠传》为篇名,一天天地写下去,而还珠楼主的名头也就开始响了起来。他的创作欲望因此高涨,再加上生活的压力,他最多的时候竟同时为8家报刊撰稿,过足烟瘾之后,指天划地,滔滔而谈,请人代录出来,即为美文。
日寇侵占华北以后,日本人要他合办刊物,他不答应,结果被抓去关了两个月。出狱以后,生活十分困苦。抗战胜利后,他再次到上海,正气书局的陆先生劝他不要再涉足政界军界,还是住在上海写稿子,生活想来总是可以维持的。他于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桥北面,一直写到1948年。
“社会反讽派”宫白羽(1899~1966)原名宫万选,改名宫竹心,原籍山东东阿。他的父亲是北洋新军里的一名管带。宫白羽幼年时在天津读书,稍长,到北京求学,十五六岁即开始文学创作。因受五四运动的影响,思想追求进步;得到周作人、鲁迅兄弟的大力帮助,《鲁迅全集》中收有七篇致他的长信。在文艺理论、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方面都受到过鲁迅的指点。宫白羽1928年来到天津,长期在报社、电讯社任职。1938年,宫白羽因在《庸报》连载《十二金钱镖》一举成名。同年他创办正华学校,次年创办正华学校出版部。晚年致力于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。宫白羽作品包括:《十二金钱镖》、《武林争雄记》、《偷拳》、《血涤寒光剑》、《联镖记》等。
“帮会技击派”郑证因(1900~1960年),原名郑汝霈、天津人。他早年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、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,而且曾经公开献艺。后来又为宫白羽作技击顾问,由郑证因在纸上画出打斗的招式,宫白羽按图写文。后来郑证因自己开始武侠小说创作,共有武侠小说88部,位居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家作品数量榜首。郑证因被称为“帮会技击派”,其特点一是江湖,一是武功。写江湖则谙熟江湖门道,精通帮会的组织和戒律,在他笔下展开了一个广阔纷坛的江湖世界。写武功则因他本人是武林高手,一一写来,神态逼真。无论内外功夫、长短兵器,施展应用,巧妙谙熟;至于写暗器轻功,更是出神入化。郑证因小说的总体风格,则偏向于粗犷豪放、刚烈火爆,有一江湖豪杰的英雄气。
“奇情推理派”朱贞木(1895~1955年),本名朱桢元,字式颛。浙江绍兴人,20年代至40年代在天津电话局和日方电信公司工作,篆刻、诗书、文章俱佳,可称艺文双绝。有意思的是,朱贞木和还珠楼主李寿民曾经是同事,并且朱贞木写武侠小说还是受到还珠楼主的影响。三十年代初,朱贞木见同事李寿民撰写《蜀山剑侠传》,于是操刀进入武林侠坛。朱贞木的早期作品《飞天神龙》《炼魂谷》《艳魔岛》系列,受还珠楼主影响甚深,后来自出新意,以《虎啸龙吟》《七杀碑》《罗刹夫人》为代表作,这其中尤以《七杀碑》最为著名。我大约初中时代看过《虎啸龙吟》,印象颇深,这本书到现在我也还保留着。
“北派五大家”中的另一家为王度庐。王度庐(1909~1977年),生于北京一户贫困的旗人家庭,原名葆祥(后改为葆翔),字霄羽。父亲在清宫管理车轿的机构里当小职员。曾在北平、西安等地谋生,1937年春与夫人同赴青岛。他的处女作《河岳游侠传》就是在《青岛新民报》上发表的。王度庐的武侠创作虽然名气很大,但是刚好碰上抗战时期,收入并不算丰硕,常常得四处打零工,才能养家。抗战结束后,上海励力出版社本来要重新出版他的着作,因上海解放,半途而废。1949年以后他相继在大连、沈阳等地生活。
由此可见,“北派五大家”中的四家要么为天津人,要么在天津工作生活,都与天津有着很深的缘分。考求背后的原因,这可能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。一是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河北习武人士较多,尤其是沧州等地有武术之乡之称,天津则是距离习武文化最近的大都市。二是民国时期天津是北平的后花园,武侠小说虽然读者甚多,但毕竟不占主流地位,武侠小说家大多为生活在天津的小职员,武侠小说不过是其业余写作而已。
顺便值得一提的是,近代著名武术家霍元甲也是天津人。霍元甲(1868年-1910年),字俊卿,生于天津静海县。他因战胜外国大力士而名噪一时,1910年在上海成立有“中国精武体操会”(后改名精武体育会),未料当年即蹊跷逝世。霍元甲故居纪念馆现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,还建有霍元甲武术学校。我原来所在的单位经常组织留学生作为文化考察活动去参观。2016年,我在美国认识的一位台湾朋友来天津,专程去霍元甲故居参观。当时好像由于场馆维修还是什么原因我们未能进去。后来我也再没有去过。
(2020年3月28日,部分资料直接采自百度百科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