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口音描述

泰国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,典型的汉语语音偏误(口音)有如下表现:

 

一、声母方面

1、送气塞音k[k‘]、送气塞擦音q[tɕ‘]、ch[tʂ‘]等,分别发为相应部位不带阻塞的擦音[x]、[ɕ]、[ʂ]。

例:“考试”发为近似于“好试”;“车”发为近似于“赊”。

2、舌面擦音x[ɕ]大部分发为舌尖擦音[s]。

例:“学”发为“[sye]”;“校”发为“[siau]”。

3、软腭擦音h[x]往往发为鼻化色彩很重的不带音软腭鼻音[ɴ̥]。

例:“好”发为“ɴ̥au”;“会”发为[ɴ̥uəi]

4、卷舌声母“r”摩擦发得不到位,发为通音的[ɻ]。

例:“人”发为[[ɻən]。

5、zh、ch、sh卷舌不到位,有时与z、c、s相混。

例:“知”发为[tsɿ],“中”发为[tsoŋ]。

将泰国学生的典型声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
汉语普通话声母

口音汉语声母

k [k‘]

h [x]

q [tɕ‘]

x [ɕ]

ch [tʂ‘]

sh [ʂ]

x [ɕ]

s [s]

h [x]

* [ɴ̥]

r [ʐ]

* [ɻ]

 

二、韵母方面

6、韵母ua[ua]与uo[uo]不能区分,发音介于两者之间。

例:“我”、“瓦”等不能很好地区分,发音近似。

7、韵母ia[ia]与ie[ie]不能区分,发音介于两者之间。

例:“假”、“姐”等不能很好地区分,发音近似。

8、er[ər]的舌位很靠后,卷舌色彩过轻,发为[ɤ]。

例:“二”发为[ɤ];“儿”发为[ɤ]。

将泰国学生的典型韵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:

汉语普通话韵母

口音汉语韵母

ua[ua]、uo[uo]

二者相混,不能区分

ia[ia]、ie[ie]

二者相混,不能区分

er[ər]

[ɤ]

 

三、声调方面

9、第一声(阴平)整体音高偏低,有的发音近似东北话。

例:“自行车”发为“自行[ʂə33]”。

10、第四声(去声)开始时持续较高的音高,后面下降的幅度比较小,在连读更明显。

例:“看”“见”发为[xan553][tɕiɛn553]。

11、轻声基本上不能正确发出,往往发为原调。

例:“事情”发为[ʂʅ553tɕʻiŋ35]。

将泰国学生的典型声调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
汉语普通话声调

口音汉语声调

第一声55

整体音高偏低,音值近似33

第四声51

开始时持续较高的音高,后面下降的幅度比较小

轻声

词语例的轻声往往发为原调。

 

(冉启斌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