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声母方面
1. zh[tʂ]、ch[tʂ‘]、sh[ʂ]发音部位略前,易发为[ʧ]、[ʧ‘]、[ʃ];
例:“水[ʂui]”易发成“[ʃui]”
2. t[t‘]、d[t]与合口韵,特别是与韵相拼时常带有双唇颤音,实际读为[tɞ‘]、[tɞ]。
3、发汉语声母 d[t]或者 t[t’]的时候发得比较软;尤其是声母后面有韵母 i[i]时,声母 d[t]容易变成舌面音 j[tɕ]。
例:“电[tiɛn]话发为“[ʨiɛn]”。
4. 送气不送气音
(1)p[p‘] 易发成 b[p],尤其是当与舌位靠后的元音韵母o[o] 和ao[ɑu]相拼时,产生偏误的有两个音节,就可能把po[p‘o] 和 pao[p‘ɑu] 发成 [po] 和 [pɑu]。
例:“泼水[p‘o]”发为“薄[po]水”
(2)t[t‘] 易发成d[t],尤其在遇到开口呼韵母或鼻音韵母时,如tai[t‘ai],teng[t‘əŋ],tong[t‘uŋ] ,就可能把 t[t‘] 发成 d[t]。
例:“抬tai[t‘ai]着”发为“[tai]”
(3)k[k‘] 易发成g[k],尤其是当与舌位在后或者舌位偏高的元音韵母相拼时,可能把 k [k‘]发成 g[k] ,产生偏误的是 kuo[k‘uo] 音节。
例:“阔[k‘uo]绰”发为“过[kuo]绰”
5. c[ʦ‘] → z[ts]:当与开口呼韵母尤其是鼻韵母相拼时,可能容易产生这样的偏误,产生偏误的是 cai[ʦ‘ai],cang[ʦ‘ɑŋ],ce[ʦ‘ə]。
6. z[ts] 被误读为擦音s[s]:在和鼻韵母相拼时很容易产生。
7. 唇齿音f[f]在fu [fu]这一音节中有明显被误读为双唇音[ɸu]的现象。
例:“腐[fu]败”发为“[ɸu]”
8. j[tɕ] → zh[tʂ]:与撮口呼韵母相拼时,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偏误
例:捐[tɕyan]发为 [tʂuan]。
9. q[ tɕʻ] 和 ch[ tʂ‘] 相混,读成介于ch[tʂʻ]和 q[ʨʻ]之间的音:
例:“琪[ tɕʻi]”发为“[ʧ‘i]”
10. q[ tɕʻ],ch[ tʂ‘],c[ʦ‘] 三个声母在与韵头为 u 的韵母相拼时有误读为声母 t[t‘] 的情况。
11. 舌尖后音zh[tʂ]、ch[tʂ‘]、sh[ʂ]摩擦过度。
12. r[ɽ]卷舌过度,发为[ɾ]。
例:“人[ɽən]”发为“[ɾən]”
l 将哈萨克斯坦学生的典型声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汉语普通话声母 |
口音汉语声母 |
zh[tʂ] |
[ʧ]/摩擦过度 |
ch[tʂ‘] |
[ʧ‘] /摩擦过度 |
sh[ʂ] |
[ʃ]/[ʒ]/摩擦过度 |
r[ɽ] |
[ɾ] |
t[t’] |
[tɞ’][t] |
d[t] |
[tɞ]/[tɕ] |
p[b’] |
b[b] |
k[k’] |
g[k] |
c[tsʻ] |
z[ts] |
z[ts] |
s[s] |
z[ts] |
z[z] |
f[f’] |
[ɸ] |
j[tɕ] |
zh[tʂ] |
q[ tɕʻ]、ch[ tʂ‘] |
混淆 |
q[ tɕʻ] |
t[t‘] |
ch[ tʂ‘] |
t[t‘] |
c[ʦ‘] |
t[t‘] |
二、韵母方面
13. ai[ai]、uai[uai]、ao[ɑu]、iao[iɑu] 发音动程短,韵尾发音过于明显。
14. -i[ɿ][ʅ] 翘舌不够,易央化,常和[ə]混淆。
例:“市”发成近似[ʃə],“子”发成近似[zə];初学者常常分不清zi,ci,si和ze,ce,se,以及zhi,chi,shi.ri和zhe,che,she,re。
15. 前后鼻韵母易混。
例:“软[ɽuan]和”发成“[ɾuaŋ]”
l 将哈萨克斯坦学生的典型韵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汉语普通话韵母 |
口音汉语韵母 |
ai[ai]、uai[uai]、ao[ɑu]、iao[iɑu] |
发音动程短,韵尾发音过于明显 |
-i[ɿ][ʅ] |
[ə] |
前后鼻韵母 |
易混 |
三、声调方面
16、第一声(阴平)为略降调21。
例:“今[t’ian55]天”发为[t’ian21]
17、第二声(阳平)调值不够高,音值近似24/34。
例:“头[t‘ou35]”发为“[t‘ou23]”或“[t‘ou34]”。
18、第三声(上声)往往发为升调,近似第二声。
例:“很[xən]214”发为“痕[xən34]”
19、第四声(去声)常发为平调或升调,近似第一声44或第二声45。
例: “赤道[tʂ‘ʅ51tɑu51]”发为“赤道[tʂ‘ʅ45tɑu45]”
l 将哈萨克斯坦学生的典型声调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汉语普通话声调 |
口音汉语声调 |
第一声 |
略降调,21 |
第二声 |
调值不够高,音值近似24/34 |
第三声 |
往往发为升调,近似第二声34 |
第四声 |
常发为平调44或升调45 |